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6月下旬,全国50城市主要食品价格中,猪后腿肉批发价格冲破30元大关,冲至每公斤30.58元,比上一期价格上涨5.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涨幅接近50%,创下自2004年以来最高价。
对于此番猪肉价格惊心动魄地上涨行情,部分媒体给出了4种解释:供给不足、猪瘟、饲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水电等成本上涨。
着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偏偏认为,目前看似疯长的猪肉价格是真实的。所不同只是,与往年同期相比我们的购买力下降了。50%的涨幅,乘上它在CPI的10%的权重,刚刚好能解释今年5%的通货膨胀率。
郎咸平先生一番精心调查、计算后认为,一、2011年第一季度出栏的生猪是2.3亿头,比去年同期增长2.5%,供应不足理由不成立。二、2011年5月份圈养的生猪4.528亿头,去年同期也不过是4.3亿头,因此说猪瘟的理由也是不存在的。三、东北的玉米2011年6月份同比上涨14%.我们把这个14%的上涨率换算成猪肉价格的话,每斤猪肉要涨7毛钱,这解释不了每斤上涨5块钱的原因。四、至于人工、水电需要翻一两番才可到造成猪肉价格一斤上涨5元。显然没有任何数据支持养猪工人的工资翻了两番,水电价格也基本与往年同期持平。
央行一年内N次提高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实现宏观紧缩政策。特别是在最近猪肉价格新一轮的疯长之后,货币政策趋紧的脚步显然不会放缓,而极有可能进一步打压市场上的人民币流通总量。
稍显讽刺的是,一路上涨的猪肉价格对央行的调控政策根本反应冷淡、甚至视而不见,温州等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地区多家中小企业却应声倒闭。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底,温州中小企业有30%以上以上陷入频临倒闭的囧境。
建议央行在实行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宏观紧缩政策的同时,能对曾经、正在并还将一直继续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的中小民企的资金链、信贷环境等问题予以充分考虑。别几个月过后,“圆满”完成了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几个月后猪肉降下来”目标的同时,却付出了中小民企大批倒闭甚至出现“倒闭潮”的巨大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