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通讯员 陈长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肉食消费习惯逐渐从以猪肉为主逐渐转向牛肉、鸡肉、水产品等多样化消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外牛肉的大举进口,越来越多的国人也兴起了购买洋牛肉的时尚。但是,消费者面对各种不同国家、品类纷繁的牛肉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市场上常见的进口牛肉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多为草饲或者谷饲的安格斯、夏洛来、西门塔尔以及利木赞等肉用或奶肉兼用型品种牛屠宰、分割、冷冻而来。而国外牛肉产业发展相对先进,对肉类各部位的分割也更为精细,为合理烹饪提供了条件。
消费者可根据烹饪需求选择合适的牛肉部位。常见的进口牛肉部位的适合煎制牛排有西冷(Sir loin,也称沙朗是牛的上腰部外脊肉,肉质较嫩)、肉眼(Rib eye,也叫肋眼,来自牛第6-12根肋骨的牛肉,肥瘦相间属上品牛肉,也可用于烤或涮)、菲力(Fillet,也称嫩牛柳或里脊,是牛上腰部里脊肉和西冷互为对称,是牛身上最为柔嫩的部位、肥膘较少,牛排首选部位)、丁骨(T-bone,因带T字形肋骨而得名,两边分别是菲力和西冷)等;适合酱卤或红烧的有腱子肉、牛腩等;适合碳烤的则以牛小排(Short Rib,第6-8接肋骨部位,有丰富的油花脂肪、肉质柔软,是最好的碳烤食材)为首选。在选购牛肉时要一闻二看三摸,即:闻一闻是否有正常的鲜牛肉味道,带有氨味或酸味的是较为不新鲜的,带有腐臭味道是变质肉千万别选购;看一看肉类色泽是否鲜红有光泽、呈色均匀、脂肪洁白或乳黄色,肉色稍暗、切面有光泽但脂肪无光泽的则是次鲜肉,肉色暗红、无光泽、脂肪发暗甚至呈绿色的则为变质肉;摸一摸肉类是否有弹性,手指按压后凹陷立即恢复的为新鲜肉,按压后凹陷恢复慢或不能恢复的则为次鲜甚至是变质肉。选购时还应注意查看进口肉类是否为正规进口肉。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口肉类必须来自获得我国准入的国家且必须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特别要注意的是,市场上所谓的日本和牛肉和美国小牛肉都尚未获得我国准入,消费者在选购和消费时千万要谨慎。未经准入或检验检疫合格的牛肉存在传播疯牛病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