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畜牧业产值持续增长,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可望超过36%。预计2009年全年肉类总产量7500万吨,同比增长3.1%;禽蛋产量2660万吨,生产总体稳定;奶类产量3650万吨,恢复到去年95%以上水平。全年畜牧业养殖总体保持盈利水平,主要畜产品供给充足,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年出栏一头商品肥猪平均净利润150元左右,每只产蛋鸡每月盈利接近1元钱,处于正常盈利区间,农民养殖积极性较好。2009年猪肉年平均价格为18.2元/公斤,比2008年大幅回落了22.5%;鸡蛋年平均价格为7.67元/公斤,比上年下降了2%。
2009年12月24日(星期四)上午10时,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2009年畜牧业发展成就和亮点,以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取得的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瘦肉精”的问题一直是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连年整治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中毒的事件,是不是养猪使用“瘦肉精”是行业的“潜规则”?[2009-12-24 10:34:15]
[陈伟生]:近几年来农业部始终将“瘦肉精”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应该说成效不错,基本杜绝了在商品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的问题。今年我部把“瘦肉精”作为饲料执法的重点,组织全国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加大对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检查的范围和频率。对于生猪主产省和外调大省进行拉网式监测,从目前的监测情况看,我们抽检的1629个样品和1650个生猪尿液样品,均未检出“瘦肉精”和莱克多巴胺等违禁药物。[2009-12-24 10:34:56]
[陈伟生]:年初,广州“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后,我们立即派出了督导组指导地方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理,比如说广东、湖南、河南三地先后排查生猪养殖场2万多个,屠宰场是1036个,监测的生猪尿液样品有54.58万批次,检出“瘦肉精”有249批次,检出率只有0.046%。我们认为,多年来我们畜牧兽医部门严厉打击“瘦肉精”的措施还是有成效的,目前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瘦肉精”的问题仅限于局部地区和个别人,不是普遍现象,更不是养殖业的“潜规则”。[2009-12-24 10:38:26]
[陈伟生]:对于今年年初我们在监测中发现,个别地区存在肉牛养殖使用“瘦肉精”的新苗头,我部于5月份和10月份两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畜牧兽医部门密切关注这一新动向,加强反刍动物饲料和养殖环节“瘦肉精”的监管,并在十个重点地区部署开展了专项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肉牛养殖使用“瘦肉精”的案件,进行了严肃查处。[2009-12-24 10:42:32]
[陈伟生]:“瘦肉精”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目前多部门联手整治“瘦肉精”的工作机制已经初步形成。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违法添加“瘦肉精”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根治。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反映违法添加“瘦肉精”的问题,也欢迎媒体朋友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舆论监督,促进我们工作的开展。[2009-12-24 10:45:49]
[每日经济新闻报]:这两年猪肉的价格波动比较大,忽上忽下,有人把它比喻为就像过山车一样。我想问一下今年猪肉生产情况如何?另外元旦和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您预测一下今年的猪肉价格会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2009-12-24 10:49:24]
[陈伟生]:猪粮安天下。生猪生产少了不行,过多也不行,价格高了也不好,过低也不好,做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平衡,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点工作。因此生猪生产和市场的波动问题,中央关切,社会关心,舆论关注,也是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2009-12-24 10:50:24]
[陈伟生]:今年以来,我们通过政策的推动、引导和调控,克服了上半年价格下跌和甲型流感的影响,整个产业调控有了明显的优化,市场供给充足,今年比前两年好得多。从几个方面说明今年的情况。[2009-12-24 10:52:25]
[陈伟生]:一是政策推动加快了产业的升级,生猪出栏稳定增长。今年的政策有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有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还有母猪政策性保险,在政策推动下,生猪供给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国生猪规模养殖的水平今年有望超过60%。
就生猪调出大县来讲,前三季度253个调出大县生猪出栏占到全国比重的41.6%,今年的产量比去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说明我们的生产更加相对集中了。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也稳定了生猪生产的基础,根据我们部里的监测,11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66亿头,同比增长了4.1%。1-11月累计出栏生猪5.79亿头,同比增长3.5%,今年生产总体是增长的。
二是生猪价格的波动幅度今年是近几年来最低的。大家都知道,今年上半年生猪产能是相对偏高的,又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生猪价格一路下跌,4月份又碰到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为了避免生猪生产出现大的波动,部里加强了对信息的发布,引导了养殖户淘汰劣质母猪,优化猪群的结构;实施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启动了三级响应机制,稳定了市场。由于各项措施及时得力,避免了以前的卖猪难和大量非正常宰杀母猪的情况,最大限度避免了生猪生产的大起大落。从跟踪分析来看,今年前11个月生猪价格波动幅度是近几年最低的,比06、07、08年低10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生猪生产总体趋好,元旦春节生猪生产供应充足。根据监测,12月份中旬猪粮比价是6.62:1,连续26周处于调控预案的绿色区间,养猪效益处于正常的盈利区间。我们对27个重点种猪场的监测显示,前11个月,种猪销售量达到40.3万头,同比增长11.1%。目前能繁母猪存栏数占生猪存栏的比重达10.5%,处于正常的水平。从当前育肥猪的结构来看,仔猪、中猪、大猪的比例比较合理,这些都为今后一段时期市场供给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近期,受消费趋旺和成本上涨的拉动,生猪价格出现了微涨,春节前仍有可能小幅上涨。但是从目前生猪供应持续增长的趋势判断,我们认为春节以后的价格是有所回落的,生猪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以上是我们对整个形势的判断。[2009-12-24 11:47:25]
[中国畜牧杂志]:请问陈司长有关猪肉储备的问题,2009年由于猪肉储备使生猪价格趋于稳定,请问我们采取的举措是怎样的?[2009-12-24 11:47:34]
[陈伟生]:猪肉储备问题是生猪预案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在产量多的时候,国家对整个市场采取宏观调控,今年收储了11多万吨的猪肉,使得在两周的时间内价格回升到盈利的阶段,对保护当时生猪养殖户的利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预案》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两个结合在一块,确定将调控目标定位不低于5.5:1,略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为市场自行调节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刚才谈到,生猪价格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产业稳定发展,这是整个宏观调控里最重要的。猪肉不像粮食有保护价收购,但又是必需品,要保证必需品的供给,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避免大起大落的问题,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点。今年生猪调控是整个农产品里第一个采取《预案》调控这种方式的,对未来其他农产品市场调控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可以说既是一个创新的尝试,也是经验的累积。[2009-12-24 11:56:03]
[经济金融报]:全年出栏一头商品猪的净利润是150元,产蛋期每月的盈利是接近1元,那150元和1元里面农民得到了在这个环节得到了多少钱,流通环节从这儿里面得到多少利润?[2009-12-24 11:56:19]
[陈伟生]:150元和1元都是农民获得的,这是养殖环节的利润,没有包括其他环节的利润。在这个问题上谈到生猪产业链相关环节利润问题,我们可以跟你们具体交流一下。养殖贩运屠宰销售各个环节之间确实是有一个利润分配问题,我们可以以生猪为例详细说说。总体来说,每次价格大的波动影响最多的是养殖阶段。我们今年对整个生猪生产进行了调研,比较了06、08和今年的养殖效益。虽然各年度猪粮比价不一样,效率也不一样,但是对于其他环节来讲效益是相对稳定的,有兴趣的记者可以记一下几个数字。2006年猪粮比价在5.3:1时,饲养环节赔了80元,贩运环节赚了37块钱,屠宰环节每头赚了27块钱,零售环节每头106元。2008年价格最高位点时,猪粮比价达到了9.52:1,当时饲养环节赚了322.27元,贩运环节18.52元,屠宰环节是29.47元,零售环节是107.53元。2009年我们选了6.1:1这个时期,我们饲养环节的利润是25.9元,贩运环节29.1元,屠宰环节是57.58元,零售环节是147.72元。从这三年比较可以看出,饲养环节利润波动最大,养殖的风险是各环节最高的,农民也是最弱势的,而其他环节利润空间相对稳定,基本可以做到“旱涝保收”。希望今后媒体朋友在报道中多关注养殖户的利益,多关注农民的诉求。[2009-12-24 11:5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