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春天,在食品行业刮起的旋风如大浪淘沙沙淘金,荡涤尘埃,去粗取精。
瘦肉精事件击倒肉制品巨头,“私屠滥宰”牵出一批非法作为的作坊,一次次风暴过后,人人自危。
风雨飘摇中,平遥牛肉集团屹然挺立。正是凭借“香传百年,义冠云天”的理念,15年来,一批批为“平遥牛肉”老字号争彩的产品从一个干净整洁的厂区内走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更是道德经济,特别是对于沉浮其中的食品行业,关系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健康,道德上立不住,产业便做不长。平遥牛肉集团董事长雷秉义深谙此理。
2010年,平遥牛肉集团产销继续高点飘红,实现销售收入3.82亿元,上缴税金1755万元。
品不良在于心不正
采访中,当记者谈及“瘦肉精”时,雷秉义即刻给了肯定的回答:“平遥牛肉集团从三年前已经开始对每一头进厂的活牛进行尿检,并建立台账做了完整的记录。”
这是平遥牛肉集团一贯的作风,是冠云人对顾客的承诺。
在这里,运行着一套较为完整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以“顾客的满意就是冠云的追求”为目标,《鲜肉修割标准》、《熟肉修割管理办法》、《包装物质量要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产品计量管理制度》、《物品验收制度》等层层“设障”,层层把关。
在这里,倡导从决策者到最后一道生产线最后一个岗位工人的全过程严要求。员工中流传着这样一件事:“雷总就是认死理。死猪肉、母猪肉以次充好的事坚决不干,有一年因内蒙大雪流入平遥一批冻死牛肉,对方打电话低价倾销,我们也坚决回绝。”也正是这样“认死理”的态度,感染着每一位员工,时刻点醒着大家用良心做事,靠道德兴企。
今年,平遥牛肉集团《关于启动“科学管理年”活动工作方案》中,再一次明确了用“整洁、节约、安全、文化”四要素统领集团全局,其中,对于安全一项,特别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生产、经营基础,要求“不断完善作业流程,提高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管理规定,签订安全责任书,达到预知危险,防患未然的目的。”
“平遥牛肉是山西的一项‘招牌’,源于西汉、立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当代的几千年历史,绝不是仅靠一点智慧与手段能够达到的。老祖先留下了娴熟的生产技艺,我们要做的是发扬光大,而绝不是去抹黑。不论市场变化如何,始终保持为消费者提供最安全、最健康、最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用良心换取口碑,这才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并获得成功的关键。”无论职工会议还是决策研究,老雷总是这样表达自己的态度。
近年来,平遥牛肉声名鹊起,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上,冠云守住最底线,做到了一枝独秀。去年,冠云产品总销量达到4115吨,比历史最好水平的2007年增长17%。
品不良在于心不正,冠云以此自勉。
诚信比荣誉更重要
在冠云的成绩单上,各种名誉排起长长的一串: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山西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西省劳动模范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
这些在外人眼中重比千钧的称号在雷秉义的心中,只是一块块标识,是对过往成绩的认可;而始终沉甸甸难以释怀的,则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诚信。
诚信比荣誉更重要。诚然,在平遥牛肉集团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几次“讲诚信”的特殊记忆都成为了企业新的里程碑。
十年前,公司刚刚改制,因经营不善导致的资金短缺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瓶颈。“外忧内患”下,冠云人做出了一个坚强的决定,宁肯人负我,不能我负人。一年的负重拼搏,公司1090万元债务至年底时全部结清,对外欠的670万元债权,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收回320万元,减免无偿债能力的债权350万元。此举在业内引起一片哗然的同时,也让客户相信了冠云,相信了老雷。“那几年困难,但大家因为这一件事给了冠云机会,很多都是先送肉,后付钱。”雷秉义说起这件事感慨万千。至今,冠云“不骗人、不坑人”的形象仍然深植于客户中间。
六年前的一次偶然,又让经营商户加深了对冠云的认识。公司在自检中发现一批牛肉产品密封包装出了瑕疵,装袋之后牛肉色泽略有变异。而此时,110余吨产品已远销全国各地,进入市场。在未接到顾客投诉的情况下,集团当机立断全部召回,予以销毁。只此一项,企业就损失400多万元,但召回了市场,召回了诚信。
产品质量有问题不容有失,产品标准同样不容许丝毫差错。公司真空车间员工粗心地把20袋200克规格的驴肉混装在牛肉袋里,公司知道后对同批852件产品全部撕袋查寻,挽回失误。从价值上计算,每袋驴肉的价格仅比牛肉低0.1元,失误造成的总差价仅2元,但公司看来,产品有价,品牌信誉则是无价的。
从平遥县食品公司做起,到誉满全国的平遥牛肉集团,冠云一点一滴积攒着诚信,依靠诚信一点一滴积攒着实力。今年,冠云凭借自身的声誉得到了国内肉制品行业巨头雨润集团的青睐,借船出海、强特联合将开启“百亿冠云”的跨越之路。
十五载风雨兼程不歇步
富饶美丽的晋中盆地物产丰富,“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成为多少年来口口相传的美誉。然而,当煤及其附属品在近年来喧嚣尘上时,一大部分金字招牌已逐渐隐去光芒。
“冠云要打造世界名牌,擦亮晋商故里的窗口。”十五年来,跋涉中的平遥牛肉集团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坚强向前。
1995年,经营不善的平遥食品公司改制为平遥牛肉集团,挽狂澜于即倒;2000年,以“双退出”为标志,集团试水民营化改制,在省内首开先河;之后不到五年时间,公司摘得“中国驰名商标”的金字招牌;2006年,销售收入迈过亿元大关;2009年,公司3万头肉牛屠宰线、2万吨肉制品生产线投产运营。
一次又一次的跨栏让平遥牛肉集团豪气干云。在“十二五”的谋划中,建立集饲草种植、种牛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分割、深细加工、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再次点燃了激情,在晋中大地上主动擎起“农业现代化”全省率先的大旗。
2008年4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考察企业时,曾给予激励:努力拓宽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途径。
去年11月2日,省委书记袁纯清,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等领导视察冠云,提出了殷切厚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共谋良策,再铸辉煌!
一次又一次的鼓舞调动起所有“冠云”人的积极性。在鼓励创新的管理氛围下,不仅决策层殚精竭虑,每一名职工亦跃跃欲试,仅去年一年,公司收到各种合理化建议38条,其中一条建议在付诸实践后,可使生产效益提高20%。
行走在平遥牛肉集团并不算恢弘的厂区内,时时处处感受到的却是进发的足音。除继承发挥传统技艺打造产品外,营销开发也是蒸蒸日上。目前,平遥牛肉已经拥有了8大系列20多个品种,百多种规格的产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诗、书、画、印走上冠云包装,并利用一地一品、一市一包的办法改变了过往营销不分市场、不管重点的陈旧思路,带动“冠云”走得更远。
“诚信在于质量,活力在于管理,实力在于开发,品牌在于文化”,几句平实的话道出了十五载风雨兼程的全部内容。
平遥牛肉集团还在路上。这条没有终点的路展开的是越来越美丽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