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表现多样化和零星散发是主要的发生形式,没有明显季节性,出现了所谓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和无名高热,甚至隐性猪瘟。 2、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发病率不高,病势较缓和,潜伏期及病程较长,总死亡率较低,多呈散发,仔猪及哺乳仔猪的死亡率较高。 3、成年猪耐过或无临床症状(隐性带毒),时常在注射过疫苗的猪群中发生。 4、临床上出现CSFV的持续性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抖抖病)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 5、在出现上述种种现象的地区和猪场往往同时表现有无法解释的免疫失败并造成繁殖障碍型CSF病例突出。免疫耐受(免疫力低下) ,虽用合格的疫苗及正规的操作进行免疫,但猪瘟抗体仍在保护线以下,并时有猪瘟的发病,此种情况日龄愈低愈为严重,不仅是哺乳期仔猪,在育成期甚至肥育期的猪,虽经2~3次大剂量猪瘟疫苗免疫,免疫抗体水平仍然低下。 6、目前CSF多发生于新生仔猪(2~4周龄),且发病年龄日趋偏小,死亡率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