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方面,今日(1月22日),被监视居住三年多时间的祝义财已经回归,做猪生意起家的祝义财大概没有想到,就在这个岁末年初快到猪年春节时,他终于可以与家人团聚了。他将重新主导雨润这艘巨轮,回到快速发展的轨道上来。这一刻,他等了1400天。
祝义财归来 雨润事件现转机
作为中央商场(600280,SH)和雨润集团的实际控制人,祝义财曾经是江苏商界风云人物。祝义财白手起家,通过收购50多家濒临倒闭的国有肉联厂发家,至2005年推动雨润食品在港交所上市,一跃成为国内肉食品行业龙头老大。2009年,祝义财通过在二级市场举牌收购,成功入主中央商场,成为控股股东。
不过,2015年3月27日,中央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同年3月26日,祝义财家属接到通知,检察机关于2015年3月23日起,对公司董事长祝义财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自从祝义财被监视居住后,雨润集团陷入困局,旗下雨润食品和中央商场陷入债务危机,特别是雨润食品陷入巨额亏损的泥潭,整个集团也面临破产危机。
在知情人士看来,如今随着祝义财的回归,雨润集团面临的种种危机或将得到缓解。
期待危机扭转的还有他们
作为曾经的肉类龙头企业,雨润曾连续多年年销售收入超千亿,最多吸纳就业人数13万人,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领域,给社会作出过不小贡献。
其中,如果每户饲养5头生猪,按4500万头左右的年产能计算,雨润每年就可以直接带动900万户农户发展养殖业;若每户以4口人计算,可以带动3600万农民增收;若每头生猪按300元毛利计算,农民增收总额将达135亿元。
此外,雨润拥有300多家工厂和生猪养殖场,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每家工厂可以平均转移200位农村闲余劳动力计算,雨润总共解决了6万名农民工就业;同时,鼎盛时期的雨润每年新招聘大学生超过4000人,这些学生60%以上都来自农村家庭。
深耕农业领域,雨润集团一度成为全国各市县招商引资的“香饽饽”。雨润集团背靠农业资源大省,以200公里为半径设立养殖场和屠宰场;依托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消费市场,以200公里为半径设立深加工工厂。雨润几乎覆盖了除西藏等少数省份外的全国市场。
祝义财和“雨润神话”
据公开资料介绍,雨润控股集团是一家集食品、地产、商业、物流、旅游、金融和建筑等七大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目前,旗下拥有雨润食品、中央商场两家上市公司。企业综合实力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12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位,一度被称为中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
这一肉制品帝国的创始人,就是1964年出生的安徽人祝义财。
1989年,祝义财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分配至安徽省交通厅下属的海运公司工作。不久,不安于“吃皇粮”的祝义财抛弃“铁饭碗”下海经商。
根据公开报道的说法,祝义财当时用200元积蓄买了一辆三轮车,跟一家对日水产品贸易公司做虾蟹生意,从这里他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1992年底,祝义财来到南京创立雨润集团,标志着这一未来的江苏民企巨无霸正式诞生。
1996年是祝义财商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年份之一。当年,祝义财收购了南京罐头厂,一家总资产500万元的民企收购总资产7000万元的国企。祝义财也被称为江苏乃至全国首个收购国企的民营企业家,一时轰动全国。
接下来的几年,祝义财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手段,先后在江苏连云港(3.160, -0.06, -1.86%)、安徽阜阳等地继续“蛇吞象”。
由此,“雨润神话”诞生。2005年10月,雨润食品在香港上市,祝义财身家暴涨30亿,一举登上江苏省首富的位置。2009年6月,祝义财拿下了A股上市公司南京中商的控股权,南京中商后来更名为今天的中央商场。
南京中商最早建于1936年,是极富历史意义的全国大型零售骨干企业。入主这一上市公司,祝义财的财富生涯再上一个台阶。
生意越做越大,祝义财的计划也越来越“宏伟”。
2010年,雨润集团宣布了“三三三”发展战略,即在全国30个省会城市建设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在300个地级市建设雨润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在3000个县域建设雨润农副产品种养生产基地。
据评级机构中债资信数据,截至2015年9月末,雨润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合计达112亿元,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为73.66%,明显高于双汇(58.16%)。
然而,雨润大举扩张的资金是投入于肉制品主业,还是流向房地产业,一直备受争议。中债资信表示,雨润食品经营性净现金流呈现持续大幅流出,主要为支付给关联方的款项大幅增长所致,而关联方款项的最终流向可能是房地产业务。
在大笔投资房地产业务的时候,雨润集团的利润来源——食品业务却增长乏力。在祝义财案发前,雨润营业额逐年缩水,2011年-2014年分别为323.15亿港元、267.82亿港元、214.40亿港元、191.58亿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