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主要内容
项目背景:
“十二五”期间生猪屠宰行业的发展目标是:1.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壮大。到2015年,在全国生猪主产区培育一批年屠宰量在100万头以上的大型定点屠宰厂(场),其屠宰量占全国的比重逐步提升;实行品牌化经营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数量适度增长。2.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3.猪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初步改变我国猪肉产品白条肉多、分割肉少;热鲜肉多、冷鲜肉少;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以及综合利用率低的现状。4.采用现代经营方式的企业明显增加,冷链流通得到广泛应用。5.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到2013年,全国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淘汰30%,到2015年淘汰50%,其中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左右。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目标鼓励类第一行业-农林业中第33条和34条,其内涵明确了生猪屠宰行业属国家鼓励类行业。以上政策导向,必将带动生猪屠宰业强势发展,为项目建设奠定良好的政策环境。
市场分析:
据有关部门预计,在今后的十年内,我国肉类消费仍将保持年均3%-5%的增长速度,消费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而且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膳食结构的调整,逐步摆脱了高脂肪类食品,追求更安全、更健康、更有营养的绿色食品猪肉。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还不够合理,动物蛋白类食物所占比重还偏低,肉食消费占食品消费的比重差距仍然很大,美国与欧盟等国家人均消费肉类食品占整个食品消费的比重都在70%以上,而我国肉类食品消费占整个食品消费的比重还不足30%,猪肉占65.4%。肉类的人均占有量不及美国的二分之一。
目前我国上规模的生产厂家生产的猪肉制品只有300多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我国肉制品总量消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其发展潜力和空间是很大的。
项目规模与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设1.2万平方米的生猪屠宰生产车间及配套的600吨污水处理站,建设业务综合楼2000平方米,变配电等辅助生产车间,建设1500吨冷库一座。建设生猪屠宰分割生产线2条,购置肉制品加工设备100多台(套)等。最终形成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年产分割肉23842吨,白条肉19440吨,猪下货14450吨,其他副产品9081吨,熟食产品1万吨的能力。
建设条件:
1、政策资源优势:
桦川县生猪资源丰富,优质稳定充足的生猪资源,为项目长期稳定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产品辐射范围广,市场前景广阔。近可销往东北三省及北京河北天津一带,远可销往俄罗斯、韩、日等国。
2、项目选址:
本项目拟建厂址位于桦川工业示范基地,目前桦川工业示范基地总面积达550.3万平方米,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用地需要。
3、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本项目建设场址地势平坦,地形、地貌单一,供电、供水、通讯设施齐全,条件优越,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桦川县内的公路都已全部实施了道路硬化工程,原材料及成品进出厂十分便捷。
4、人力资源条件:
桦川作为农业县份,劳动力成本低廉,全县富余劳动力2.2万人(20岁-45岁),劳动力资源丰富。县乡两级技术人员达124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的42人,初级职称的82人。能够为发展生猪养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1.5亿元,其中建设投资1.125亿元,流动资金375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以后,预计年销售收入4.5亿元,利润2000万元,税金450万元。
其他资料
项目所属单位 |
桦川县发展和改革局 |
联系人 |
|
电话 |
0454-3835736 |
传真 |
|
邮箱 |
|
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