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简介
牛羊胚胎移植是对遗传基因和生产性能优秀,母畜经过超数排卵处理后,将多出自然排卵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受精卵取出,分别移植到其它普通母畜体内,使之产出优良后代的技术。牛羊胚胎移植这一生物工程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是对家畜改良、育种繁育技术的一次革命,是对畜牧业商品经济发展的有力推进。21世纪胚胎移植做为一项应用生物高新技术,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充分利用国外引进的种畜、胚胎及国内的地方良种,生产牛羊胚胎。采用胚胎移植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增加良种畜的规模和数量,提高科技含量,加快牛羊良种化进程,促进畜牧业经营方式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加快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和形式,加强科研成果向生产过程转化的环节,提高牛羊胚胎移植技术及相关生物工程技术及行业竞争能力,利用新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加快牛羊胚胎科技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从目前全区乃至全国总体情况看,牲畜良种化程度不高,家畜的繁育体系和生产体系不健全,很难与世界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接轨。因此,迅速增加优良种畜是当前畜牧业生产较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家畜胚胎移植及相关生物工程技术既可以在短期内获得优良纯种畜,又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此可见,牛羊胚胎移植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加快胚胎移植技术成果转化是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
二、推广的主要技术内容
1、牛羊超数排卵技术
每次超排使牛生产可用胚胎数量达6.0枚/头/次,羊获可用胚为9-10枚/只/次。
2、牛羊胚胎冷冻技术
牛羊胚胎冷冻解冻降级率低于5%,解冻后可用率达98%以上。
3、牛羊胚胎移植技术
牛羊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达45-50%,牛鲜胚移植妊娠率达55-65%以上。
4、胚胎分割技术
用胚胎分割仪或徒手分割,将牛羊胚胎分割,进行关胚移植,移植妊娠率为40-45%,提高胚胎利用率。
5、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技术
通过活体采卵、采集卵母细胞,经过体外受精,增加胚胎生产数量。
6、胚胎性别鉴定
用PCR扩增仪对牛羊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准确率达90%以上。
三、已推广、应用情况
以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为主的我区教学、科研、推广部门开发应用的牛羊胚胎移植技术自七十年代开始试验开发以来,取得了长足进展。国家农业部1995年投资385万元人民币从加拿大引进了2000枚肉牛胚胎,投放到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在该站建立中国肉牛繁育中心,国家科技部将“应用胚胎生物技术建立良种肉牛繁育体系和生产体系”课题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在我区实施,现已完成并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1998年由我站主持的国家“八五”科技星火项目“牛羊胚胎移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几年我站牛羊胚胎生产数量总和、移植总数名列全国榜首。牛羊平均采集可用胚数及移植妊娠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达到国际水准。
自1993年以来我区累计生产牛A、B级胚胎3639枚,移植受体牛8690头,累计受体羊31586只。
牛羊冻胚移植妊娠率为46-64.7%,牛羊鲜胚移植妊娠率为62.9-70.38%。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具备年生产牛羊胚胎10000枚以上,移植受体牛羊总数10000头以上的能力。
为了适应发展趋势,1993年以来,我们不断追踪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与推广:
1、在我国首次研究出供体及受体母畜饲养管理模式,使牛、羊鲜胚移植妊娠率稳定在60%-70%以上;绵羊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达到56%以上;牛冻胚移植妊娠率稳定在46%以上。
2、进行了牛、羊诱导同期发情的研究,找到了牛、羊同期发情的最佳方案。
3、重复超排技术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4、对牛、羊胚胎冷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获得稳定、高效的技术程序,使冷冻胚胎解冻降级率低于5%。开发了牛胚胎一步细管解冻技术,大大简化了牛胚胎的移植程序。
5、开发了牛、羊胚胎分割技术,使牛冻胚分割移植妊娠率达50%,羊鲜胚及冻胚分割移植妊娠率达40%。
6、编制并颁布了地方标准《牛胚胎移植技术规程》和《羊胚胎移植技术规程》,使牛、羊胚胎移植技术步入规范化、标准化。并已完成了国家标准《牛、羊胚胎移植技术规程》的编制任务并获得批准。
7、推广规模迅速扩大,胚胎生产及移植数量居全国首位。
8、对牛、羊胚胎性别鉴定进行了研究试验。
9、把全国首次大规模多品种引进的牛胚胎,分别移植在草原放牧、舍饲条件下的受体牛体内,平均获得46.8%的胚胎移植妊娠率。
牛羊胚胎移植技术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以来,到目前共生产规模达到年生产牛胚胎2000枚,移植4000头,移植妊娠率鲜胚为55-60%,冻胚为45-50%,羊生产移植10000只以上,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达国际水准。
牛羊胚胎移植技术不仅在区内推广应用,而且已辐射到北京、新疆、甘肃、宁夏、河南、河北、江西、江苏、湖北、山西、陕西、贵州、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全国16个省。“八五”期间承担国家星火项目“牛羊胚胎移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九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应用胚胎生物工程技术建立良种肉牛繁育体系和生产体系”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2002年承担农业部“万枚奶牛胚胎移植富民工程”项目已圆满完成任务。“十五”国家奶业重大项目中也广泛推广应用。
近几年我区牛羊胚胎生产数量总和、移植总数名列全国榜首。牛羊平均采集可用胚数及移植妊娠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达到国际水准。
自1993年以来我区累计生产牛A、B级胚胎3639枚,移植受体牛8690头,累计受体羊31586只。
牛羊冻胚移植妊娠率为46-64.7%,牛羊鲜胚移植妊娠率为62.9-70.38%。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具备年生产牛羊胚胎10000枚以上,移植受体牛羊总数10000头以上的能力。
四、推广组织方式及机制创新方面的成果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年生产牛胚胎2000枚,移植4000头,在技术力量方面,现有技术人员58人,高级畜牧兽医师20人,畜牧师28人,博士生2人,硕士生6人,该站是家畜应用科技的研究和推广中心,具备丰富的软件技术,具有良好的硬件供体母牛80头,肉用、乳用种公牛共60头。现站内拥有一流的实验室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如:日本进口显微操作仪、立体显微镜、腹腔内窥镜、美国进口CO2培养箱、冷冻仪、澳大利亚进口冷冻仪。多年来与内蒙古宝克有限公责任司、赤峰市胚胎移植中心、宁城老窖集团公司、乌兰察布盟种羊场、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包头市红格塔拉种羊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全区家畜改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该站基础设施、种畜资源、仪器设备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为牛羊胚胎移植技术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而且在全区12个盟市101个旗县到上而下形成的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为牛羊胚胎移植技术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取得了以下成果:
1、在牛羊胚胎移植技术领域具有比较坚实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势力,在国内同行中具有学术和技术优势,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
2、与国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先后与加拿大畜牧业服务公司、日本富士通桥株林会社、陕西杨凌克降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创业集团等企业建立起友好合格关系,承担着16个省市和自治区的胚胎移植服务工作,承担着12个省区冷冻精液生产供应任务。
3、具备进行科研成果工程研究所需的部分装备和基础设施,并能够为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必要的配套保障。
4、有精干的、具有较强市场意识的领导班子、技术带头人,有一支结构合工程化素质较高的技术队伍。
5、经过几年的科研与推广工作,在全区乃至全国培育了一批技术娴熟、业务精练及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牛羊胚胎移植技术”的技术依托单位。
五、今后推广目标
1、5-10年初步建立起肉牛、奶牛、细毛羊、肉羊、绒山羊5个良种繁育体系。
2、生产供应能力“牛羊胚胎12000枚,种牛500头,种羊5000只,每年移植牛2000头,移植羊10000只。
3、制定出适合我区的生产实际收购价 牛、肉羊最佳经济杂交方案及奶牛模式化饲养技术。
4、建立科研、生产、推广、基地一体化的产业化运作体系。
5、在稳定种源生产供应能力,保障种源供应的前提下,完善肉牛、奶牛、细毛羊、肉及羊绒山羊良种繁育体系,实现育种繁育、扩繁一体化。
6、将各个单项成型的科研成果与相关学科的技术组装配套和系统集成,并形成一种科学的、高效的组合模式,在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推广和普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