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首    页  |   新闻频道  |   法规频道  |   标准频道  |   品牌频道  |   综合频道  |   商务频道  |   数据频道  |   专题频道  |   肉业论坛  |   肉业人博客  |   肉业企业博客  |   网上留言  |   网站建设
会员
专区
行业投诉
援助中心
有关行业投诉、需求、困难我们竭诚为您提供援助!
010-62255378    hsh74@sohu.com
网站
建设
 [域名申请[虚拟主机[企业邮箱]
 [网站制作[网站推广[先行者e网]
行业标准频道
行业标准    企业认证    
 全国肉制品加工10强 更多
广告
双汇集团
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
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雨润集团
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金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得利斯集团
四川省福元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全国生猪屠宰10强 更多
广告
双汇集团
雨润集团
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金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千喜鹤构建绿色肉品产业链 成就高端市场领跑者!
河南志元食品
四川省福元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全国牛屠宰10强 更多
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爱伲农牧集团
沈阳绿丰食品有限公司
辽宁宏福集团
雨润集团
山东臻嘉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
 全国羊屠宰10强 更多
内蒙古小肥羊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波尔旺肉业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苏尼特肉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草原兴发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旗羊羊贸易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 文章内容

DB37/T 304-2002 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中国肉业网.中国     http://www.chinameat.cn     2004-11-8 11:26:00

DB37
  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2002-01-02发布
  2002-01-22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山东省养猪生产已逐渐有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发展,为了不断提高规模化猪场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养猪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规程。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莱阳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畜牧办公室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宋春阳、林海、,曲万文、田夫林、王立华。
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化猪场良种繁育、饲养管理、卫生防疫、饲料及药物使用等项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基础母猪200头以上的种猪场和年出栏商品肉猪2000头以上的商品猪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46687—87 瘦肉型猪选育技术规程
  GB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897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548—1996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13078——91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2823—1999 中小型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
  GB/T17824—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商品肉猪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种公猪
  已参加配种并有生产成绩的公猪。
  3.2 种母猪
  已配种产仔的母猪。
  3.2 后备猪
  断奶至初配前留作种用的猪。
  3.3 猪群结构
  各类猪在猪群中所占的比例。
  3.4 杂优猪
  由杂种品系间杂交而产生商品猪。
  4 良种繁育
  4.1 种猪选择
  4.1.1 选择出体质外貌、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优良,并符合本品种特征,健康无病,无明显缺陷的作为种猪繁殖群。
  4.1.2 严格执行选种标准和选配计划,及时淘汰劣种,不断提高其生产性能,使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逐步得到改进提高。
  4.2 猪群结构
  4.2.1 繁殖母猪
  根据猪场的生产规模,约占全年生猪出栏计划总头数的6%—7%,种母猪利用到5—6胎,繁殖性能优良的个体可利用到7—8胎。母猪群的合理胎龄结构为1—2胎占生产母猪的30%—35%,3—6胎占60%,7胎以上占5%—10%。 
  4.3 核心母猪群的建立
  应建立核心种猪群,从繁殖母猪群中严格精选出体质外貌优秀,繁殖和哺育性能好,后代生长发育较好者,年龄在2—3.5岁的作核心猪群。核心群母猪头数应占繁殖母猪总头数的25%—30%左右。
  4.4 后备猪的选留
  后备母猪的选育,可在核心群母猪第2—4胎的仔猪中挑选。选留的数量约占种母猪群体的30%—40%。
  4.4.1断奶时的选择,采取窝选与个体选取并重,选择体质外貌好,断奶体重大,同窝仔猪数多且生长发育均匀;同窝仔猪中无遗传疾患。后备公猪要求两侧睾丸明显,大小对称,无包皮积尿,母猪乳头7对(杜洛克6对)以上,排列整齐均匀。
  4.4.2 6月龄时的选择,可根据生产性状构成综合选择指数进行选留或淘汰。此外,凡体质衰弱,肢蹄存在明显疾患,体形有损征,以及出现了遗传缺陷者淘汰。
  4.2.3 对发情正常的母猪优先选留,配种时留优去劣,保证有足够的优良后备母猪补充,以确保基础母猪群的规模,留种用的后备猪,建立起系谱档案。
  4.5 合理利用
  4.5.1 瘦肉型后备母猪配种年龄为8—9月龄,体重在110kg—120kg。
  4.5.2 瘦肉型后备公猪配种年龄为9—10月龄,体重在120kg以上初次配种时进行配种调教,后备公猪开始配种或采精次数,每周2—3次为宜。成年公猪,每天一次,连续使用5—6天休息一天。
  4.5.3 自然交配公母比例为1∶25—30,人工授精的公母比例为1∶100—200。
  4.6 适配时间
  4.6.1 母猪经试情鉴别确定发情后,按压其背部表现安定(或接受公猪爬跨)时配第一次间隔8小时—12小时配第二次,母猪在一个发情期中配种2—3次,其情期受胎率达86%以上。
  4.6.2 对9月龄以后经改善饲养管理及药物等措施处理,仍未出现发情征状及连续3个发情周期配种不孕的后备猪及时予以淘汰。
  4.7 指标要求
  4.7.1 后备母猪初胎产合格仔猪8头以上,初生合格仔猪窝重10kg以上,经产母猪年产2.2胎以上,每胎产合格仔猪10—12头,初生窝重13kg——15kg。
  4.7.2 5周龄断奶均重达8.5kg以上,70日龄的体重达25kg以上。
  4.7.3 产房仔猪死亡率低于6%,保育舍仔猪死亡率低于3%。生长育肥猪死亡率低于2%,母猪连产两胎仔猪数无均少于6头的应淘汰处理。
  4.8 杂交模式
商品猪要充分利用杂交优势,以提高肥育效果。可采用三元杂交等方式进行择优选配,或者采用配套系间进行杂交,生产商品杂优猪。不得乱交乱配,要建立起良种杂交繁育体系。
  4.9 引种与档案的建立
  4 .9.1 对引进的瘦肉型纯种猪要进行选育,根据生产情况,制订出选种和配种繁殖计划,对现有种猪群品种做好提纯复壮的选育工作。
  4.9.2 对于小规模猪场为了减少制种费用,可直接引进二元杂种母本和终端父本公猪,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
  4.9.3 所有种猪都要编号登记,定期鉴定种猪的体质外貌、繁殖性状、后代生长发育和肥育性能等,建立种猪系谱档案和配种繁殖 等资料,由专人保管。
  4.9.4商品生产场应有计划地到国家定点的原种场引进种猪,以更新血统。
  5 饲养管理
  5.1 生产工艺
集约化猪场养猪,应采用分群分段流水式的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根据全年生产出栏计划总头数,母猪分周或分旬分批配种分娩,对猪群不同生长阶段分批饲养,做到全进全出。
  5.2 营养需要
  各类猪营养需要参考标准
猪 体 消 粗 赖 钙 磷
种 重 化 蛋 氨 (%) (%)
(kg) 能 白 酸
(MJ/KG) (%) (%)
公猪 13 .0-13.5 13.0-15 .0 0.60 0.75 0.60
母猪 13.0-13.5 14.0-16.0 0.70-0.80 0.85 0.70
哺乳
仔猪 1-10 14.0-14.5 20.0-22.0 1.40 0.80 0.65
断奶
仔猪10-20 13.5-14.0 18.0-20.0 1.00-1.20 0.70
0.60
肥育猪20-60 13.0-13.5 15.0-17.0 0.80 0.60 0.50
60-110 13.0-13.5 13.0-15.0 0.65 0.60 0.50
  5.3 种猪饲养
  配种公母猪的膘情要达到中上营养水平不能过肥或过瘦。
  5.3.1 公猪日喂量视体重、体况和配种能力适当掌握。一般体重90kg—150kg,2kg—2.5kg,体重150kg以上3kg—3.5kg。
  5.3.2 后备母猪80kg以上,进行适当饲养,保持适度膘情,严禁过胖或过瘦,基本日喂料量2kg—2.5kg,但在配种前14天,实行短期优饲,以提高其初产数。
  5.3.3 妊娠母猪前期日喂料量2.5kg—3kg,妊娠后期日喂3kg—3.5kg。母猪体质过瘦或过肥要适当增减饲喂量。
  5.3.4 哺乳母猪哺乳仔猪多者,日粮增加,日喂5kg—7kg。
  5.3.5 种猪的日粮中应加入足够的微量元素和多维素。
  5.3.6 种猪应喂一定量的青绿饲料。
  5.3.7 饲料要保持清洁、新鲜、不喂发霉变质、冰冻、带有毒性的饲料。饲料不宜频繁变换。
  5.4 种猪的管理
  5.4.1 种公猪单圈饲养,圈栏面积7.5m2—9m2,圈栏应加高(1.3m),经常拭刷猪体,使其保持清洁,夏季做好防暑降温。
  5.4.2 为保持种用体况和种用机能,可经常运动。
  5.4.3 要定期检查精液,以保证具有良好的品质。
  5.4.4 母猪可采用个体限位栏或小群饲养,群饲的后备猪每圈可4—6头,空杯和妊娠每圈可4—5头。每头占栏面积2.5m2。可按体况分群管理。
  5.4.5 采用自动饮水器饮水,以保持饮水清洁卫生。
  5.4.6 妊娠母猪应防挤、防跌、防打架、防止机械性流产。圈舍应保持干燥卫生,适宜温度为16℃—22℃。夏季注意防暑降温,防止热应激造成中暑、死胎和流产。冬季注意保温。
  5.5 仔猪的接生与护理
  5. 5. 1 仔猪产下迅速将口鼻内和全身粘液擦干。离腹部4cm断脐,断头用碘酒消毒,去牙、断尾、编号、称重登记。
  5.5.2 早补喂初乳,固定奶头。加强保温防冻防压,采用保温箱红外线灯或电热板等局部措施保温,出生时温度达到30℃—32℃,至28日龄逐降至25℃;应设护仔栏、保育补饲间或母猪限位分娩栏防压,产房要保持干净、清洁。
  5.5.3 仔猪的饲养管理
  5.5.4 生后2—3日龄补铁剂。
  5.5.5 生后5—7日龄开始诱教补喂猪料,其方法采用自由拱食和强制诱食。
  5.5.6 乳猪料原料组成,可选用部分乳制品、血浆蛋白粉及有机酸等。
  5.5.7 仔猪采用3—5周龄早期断奶。
  5.5.8仔猪断奶后逐渐转喂断奶仔猪料。采取自由采食,自动饮水。
  5.5.9 断奶仔猪条件允许可在原栏饲养5—7天后,转入保育舍并饲养至70日龄。圈舍保持干燥卫生,适宜温度为25℃—22℃,相对湿度为50%—70%。
  5.6 生长肥育猪饲养管理
  5.6.1 生长肥育猪可采取自由采食方式,以提高增重速度。若为了获得较好的胴体瘦肉率,可在肥育后期体重达80kg左右时,控制日粮喂量(85%—90%)约2—3周,减少皮下脂肪沉积。
  5.6.2 料型采用颗粒料,干喂或湿拌料饲喂,自动饮水器饮水。
  5.6.3 肥育猪按体重大小、强弱、公母分栏饲养,每栏10—16头,每头占栏面积1m2—1.2m2,分群生进行定位调教,使之建立起有益的条件反射。
  5.6.4 夏天注意防暑降温,冬天注意防寒保暖,适宜温度为18℃—23℃,相对湿度50%—70%。夏天可采取种树和爬蔓植物及遮阳网等遮阳,喷雾降温;冬天舍内可铺设垫草,敞开猪舍可采用大棚暖圈等技术。密闭式猪舍应设通风换气设施。
  5.6.5 仔猪从出生到出栏饲养期约170天—180天,体重达90kg—110kg出栏。
  5.6.6 猪的出售和转运必须符合GB 16549的规定。
  6 卫生防疫
  6.1 卫生防疫制度
  6.1.1 猪场大门口、生产区入口设置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生产区门口设更衣室和消毒室。猪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消毒液可用3%的火碱水,每周更换2次。
  6.1.2 非场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生产区,同意入场必须经严格消毒,更换隔离衣、胶鞋方可入内。
  6.1.3 场外车辆,用具不准进入生产区,猪只出场在生产区外装猪台接运。已出场的活猪不准回流。
  6.1.4 生产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转猪车和饲料车走净道,出粪车和病死猪运输车走污道。
  6.1.5 坚持自繁自养,建立自己的健康种猪群。必须引种时,到非疫区健康种猪场引进。购回种猪要到隔离舍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经过防疫检疫确认无疫病后,方可进入健康猪舍。
  6.1.6 早晚两次清扫猪舍,保持猪舍干净卫生。粪尿、污水、恶臭污物排放符合GB 7959、GB8978、GB 74554的规定。
  6.1.7 猪场道路和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无杂草、无垃圾、植树绿化周围环境。每月进行两次定期消毒。做好灭鼠灭蝇工作。
  6.1.8 猪舍内及用具、饲糟、产床、网床等要每天清扫、洗刷、每周进行一次消毒。
  6.1.9 实行全进全出制,每次猪舍内猪群全出后,必须彻底清洗,反复消毒,经检查合格后,空圈5—7天,方可进猪(有密闭条件的猪舍最好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
  6.1.10 饲养人员不准乱串猪舍,要随时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对病猪要隔离治疗,对发病猪圈立刻消毒。用具和所有设备必须固定。
  6.1.11 病死猪不准在生产区内剖检,要用不漏水的专车运到诊断室内进行,并对病死尸处理符合GB16548。用具及有关人员及时消毒。
  6.1.12 不准向场内带入可能染疫的畜禽产品或物品,场内人员不准为外单位和个人诊治病猪。场内禁止养狗养猫。职工家中不得养猪。
  6.1.13 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消毒,更换工作服和胶鞋,场内所有工作服和工作鞋必须每周定期清洗和消毒。
  6.1.14 所有消毒药由主管兽医负责,严格把握质量和浓度并定时更换,确保消毒效果。
  6.2 免疫
  6.2.1 猪场免疫程序由猪场兽医人员根据当地疫情和本场实际情况制定。
  6.2.2 按厂家提供的方法,对疫苗进行正确保存和使用。
  7 饲料及兽药使用
  7.1 应用饲料添加剂必须了解其作用和安全性,遵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理》。
  7.2 严禁饲喂霉烂变质、冰冻、农药残毒污染严重、被黄曲霉或病菌污染的饲料,并符合GB13078的规定。
  7.3 猪场要实行用药登记管理制度,建立用药档案备查。
  7.4 根据不同种类的药物,严格执行停药期制度,严禁超期用药,控制残留。药物种类及停药期见附录。
  7.5 严禁使用下列药物:
  7.5.1 激素类药物:包括二苯乙烯类,如乙烯雌酚及其衍生物;抗甲状腺制剂,如甲 矾霉素;类固醇、去甲睾酮;二羟基苯 酸内酯、玉米赤霉醇; 一促生长素、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
  7.5.2 抗生素类:氯霉素、螺旋霉素。
  7.5.3 有机氯类驱虫 药:六六六、滴滴滴、多氯联苯、六氯苯。
  7.5.4 有机磷类驱虫药:二嗪农、皮蝇磷、霉死蜱、敌敌畏、敌百虫、蝇毒磷。
  7.5.5 过期失效药物以及人用转兽用未经检验和批准的药物。
  7.5.6 生猪及其产品中药物残留限量应符合农业部发布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牧发[1999]1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附录 使用药物及停药时间
药物名称         停药时间(d)
疫苗   30
伊维菌素注射液;          28
硫酸阿普拉霉素预混剂;        21
硫酸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预混剂;       15
辛硫磷浇泼溶液、氟咪唑、泰乐菌素注射液 14
北里霉素预混剂、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预
混剂及可溶性粉、恩拉霉素预混剂、酒石酸北
里霉素可溶性粉;                7
伊维霉素预混剂、廷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
复方磺胺嘧啶预混剂、盐酸林可霉素预混剂及可
溶性粉、硫酸壮观霉可溶性粉、磷酸泰乐菌素预混剂;5
复方磺胺氯哒嗪钠粉、越霉素A预混剂、潮霉
素B预混剂;维吉尼霉素预混剂。
文章编辑:网站编辑     【查看评论()
进入论坛】【进入博客】【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 详细... ]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 详细... ]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信息
声明:此文未经我网许可,不得转载!否则我网有权对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我网发布此文,只为给您做信息参考,请您慎重对待此文所发表的观点给您带来的任何影响和后果,我网对因此文给您造成的任何损失和影响不承担任何责任!
 全国鸡屠宰10强 更多
圣农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永达食业
山西粟海集团
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
双汇集团
春雪食品
河南大用集团
雨润集团
 全国鸭屠宰10强 更多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中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塞飞亚股份
兖州市绿源食品有限公司
河南至真集团
华英集团
 全国鹅屠宰10强 更多
阜新市美中鹅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天歌鹅业发展有限公司
 全国兔肉加工10强 更多
中国康大食品有限公司
 全国畜禽屠宰机械5强 更多
吉林省艾斯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兴业肉类机械有限公司
 全国肉制品加工设备5强 更多
杭州艾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凯宏肉类机械有限公司
 全国肉食配料5强 更多
广东汇香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昆晟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菲利特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肉食包装5强 更多
银牌会员
河北省东光县王喇新型包装材料厂
保定太行肠衣有限公司
 其它 更多
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
合作媒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商务部   国家质检总局   卫生部   国家发改委   农业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国家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审计署   美国动植物检疫局   联合国粮农组织   美国牛肉生产者联合会   美国肉鸡委员会   美国猪肉生产者委员会   美国家禽与禽蛋委员会   美国禽蛋委员会   世界家禽学会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CCTV乡约   中国供求网   新疆肉牛网   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   第一食品网   中国农业网站排行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网   畜牧网   中国食品网   中国食品产业网
中国食品工业网   中国食品质量报   中国食品药品网   齐鲁食品网   四川省猪肉出口商会   中国畜牧业协会   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新疆畜牧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合作媒体
专网 中国猪肉网   中国牛肉网   中国羊肉网   中国鸡肉网   中国鸭肉网   中国鹅肉网   中国鹌鹑肉网   中国鸵鸟肉网
中国鸽肉网   中国兔肉网   中国驴肉网   中国马肉网   中国鹿肉网   中国蛇肉网   中国骆驼肉网   其它
专网
各省网 北京肉业网   天津肉业网   河北肉业网   山西肉业网   内蒙肉业网   辽宁肉业网   吉林肉业网   上海肉业网   江苏肉业网   浙江肉业网   安徽肉业网   福建肉业网   黑龙江肉业网
江西肉业网   山东肉业网   河南肉业网   湖北肉业网   湖南肉业网   广东肉业网   广西肉业网   海南肉业网   重庆肉业网   四川肉业网   贵州肉业网   云南肉业网   西藏肉业网
陕西肉业网   甘肃肉业网   青海肉业网   宁夏肉业网   新疆肉业网   香港肉业网   澳门肉业网   台湾肉业网
各省网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咨询服务    |     网站建设    |     手机网建设    |     B2B服务    |     招聘专区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01-2018 中国肉业网.中国    Copyright © 2001-2018 chinamea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负责人:刘顺章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