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首    页  |   新闻频道  |   法规频道  |   标准频道  |   品牌频道  |   综合频道  |   商务频道  |   数据频道  |   专题频道  |   肉业论坛  |   肉业人博客  |   肉业企业博客  |   网上留言  |   网站建设
会员
专区
行业投诉
援助中心
有关行业投诉、需求、困难我们竭诚为您提供援助!
010-62255378    hsh74@sohu.com
网站
建设
 [域名申请[虚拟主机[企业邮箱]
 [网站制作[网站推广[先行者e网]
新闻中心频道
行业资讯    放心工程    部委动态    肉食文化    本网动态    肉类协会    企业建站    人物访谈    
 全国肉制品加工10强 更多
广告
双汇集团
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
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雨润集团
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金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得利斯集团
四川省福元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全国生猪屠宰10强 更多
广告
双汇集团
雨润集团
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金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千喜鹤构建绿色肉品产业链 成就高端市场领跑者!
河南志元食品
四川省福元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全国牛屠宰10强 更多
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爱伲农牧集团
沈阳绿丰食品有限公司
辽宁宏福集团
雨润集团
山东臻嘉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
 全国羊屠宰10强 更多
内蒙古小肥羊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波尔旺肉业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苏尼特肉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草原兴发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旗羊羊贸易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本网动态本网评论 → 文章内容

[文]中国肉业网评论:全年养殖有望继续保持盈利


中国肉业网.中国     http://www.chinameat.cn     2025/9/12 20:38:09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一明

  作为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每年生产约7亿头猪,生猪出栏量约占全球一半。同时,猪肉占我国肉类消费的六成左右,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菜篮子”产品之一。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近期全国生猪价格止涨回落。8月第4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4.22元,环比下跌0.6%、同比下跌30.1%,较7月阶段性价格高点回落0.87元。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4.81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6%,同比下跌22.0%。

  那么生猪价格为什么会阶段性下跌,养殖企业将如何应对,未来生猪市场情况如何?记者对此做了深入采访。

  生猪供给充裕,养殖连续15个月盈利

  “新发地市场每天生猪上市量约1800头,猪肉平均每斤8.5元,从8月初到月底,猪肉价格偏弱运行。”北京新发地市场宣传部部长童伟说,进入8月,生猪货源足,价格缺少上涨动力,同时夏季天气炎热,猪肉消费需求相对疲软。

  童伟预计,9月上旬学生开学后,食堂需求量将带动猪肉消费提升,价格有望随之略有提升,未来天气转冷之后,需求将进一步转强,价格也会季节性回升。

  8月30日,山东省德州市的一位生猪经纪人告诉记者:“过去一年的猪价都不错,但今年下半年开始,猪价在慢慢地降,前几天低的时候降到了每斤6.9元。今天收猪的价格是每斤7.1元,因为快开学了,所以收价比前几天涨了2角钱。”

  据测算,自2024年5月起,生猪养殖已连续15个月保持盈利,今年前7个月出栏生猪头均盈利108元。

  行业普遍认为,对于生猪养殖而言,猪价围绕成本不断波动,养殖时赚时亏是行业常态,本轮如此长的盈利期是比较罕见的,这离不开政府加强调控引导和行业降本增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自去年9月以来,针对今年春节后猪价可能出现的季节性下跌,农业农村部就提前给行业“打预防针”,持续发布产能过剩预警信息,开展逆周期调控。今年以来,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进一步对养猪大省和头部企业进行指导提醒,有效抑制了养殖场(户)在盈利期大幅扩产的冲动,为后续做好生猪稳产稳价工作打下了基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较去年年末高点减少了37万头,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105%上限逐步回调。

  与此同时,行业内也在“苦练内功”,提高生猪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尽力延长盈利周期。“目前,公司PSY(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量)平均水平已经达到29头,优秀水平能够达到35头。同时,我们看到猪的生长潜能还有很大空间。我们将持续创新,推动养猪向更高效率、更高品质、更绿色低碳迈进。”牧原集团养猪生产负责人李彦朋说。

  当前,我国生猪行业PSY等核心生产指标持续改善,专家预计全年PSY将增加0.5头以上。同时,饲料价格低位运行,有利于行业继续保持盈利。持续的盈利还使头部企业现金流得到补充,经营状况持续好转。今年上半年,牧原盈利107.70亿元,海大盈利26.39亿元,一些前期破产重整企业也实现了扭亏为盈。

  大型养殖企业积极响应号召调减产能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第6轮“猪周期”,生产效率持续提升,但猪肉消费增长趋缓。6月10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主产省份生猪生产视频会,调度地方生猪稳产稳价工作进展情况,专门部署产能调减工作。7月23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持续抓好产能综合调控,多措并举降本增效,推进生猪产业稳定健康发展。近期,农业农村部正在指导各地开展生猪产能综合调控,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调减100万头能繁母猪,积极防范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的风险。

  如今,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超过70%,生猪生产前20强企业的出栏量超过30%,大型养殖企业对生猪产能调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于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个生猪产能调控的“总开关”,牧原等大型企业正在淘汰低产、低效能繁母猪,积极调减产能。据了解,牧原集团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从今年初的362万头,降至目前的343万头,已减少19万头。

  “产能调控是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牧原作为生猪养殖大企业,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多维度调减产能。”李彦朋说,牧原今年计划再减少13万头能繁母猪,预计年底将降到330万头,总共减少32万头母猪,这相当于减少约900万头生猪的潜在出栏量。

  近期,在农业农村部预警引导下,生猪养殖场(户)持续采取降重措施顺时顺势出栏,生猪宰前均重持续降低。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8月第3周,全国生猪宰前均重已降至128.3公斤,较6月初降低约2.6公斤,出栏生猪头均猪肉产量减少约2.0%。其中,牧原、温氏等头部企业已带头将出栏均重降至120公斤左右。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表示:“生猪出栏均重的降低意味着,在出栏相同数量生猪的情况下,进入市场的猪肉总量会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供需关系。”

  “目前我们的商品猪出栏均重已从前期的130公斤下调至119公斤,下降了11公斤。此外,自6月起牧原已经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肥猪。”李彦朋说。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加快出栏、降低体重会使当前价格短暂下行,但长期看对维持市场行情有利,将推动第四季度价格重心上移,防止养殖陷入亏损。

  “面对生猪产能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河南省扎实做好生猪产能调控,结合PSY水平提升情况,及时将全省能繁母猪保有量目标由400万头下调至370万头,同时每周发布生猪价格信息,提醒广大养猪场(户)降低出栏体重、不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处长王彦华说,7月河南省生猪规模场出栏量环比下降12.3%,同比增幅收窄18.1个百分点。7月生猪平均宰前头均重降至每头127.7公斤,较5月每头减少2.7公斤。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爱国表示,面对猪价下行,主要通过国家政策性调控、市场自发性调整来共同应对。大型养殖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产能调控政策,不搞逆市扩张,更加聚焦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如育种、营养、管理),并带头减少二次育肥行为。

  目前,全国生猪产能惯性增长势头得到遏制。据监测,7月全国规模猪场母猪淘汰数量环比增长2.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2万头,环比减少1万头、同比持平,为正常保有量的103.6%。

  猪价有望止跌并季节性回升

  受市场长期看好驱使,今年2月至7月全国新生仔猪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9.3%,按6个月育肥周期计算,至明年1月生猪出栏量还将明显增多。

  朱增勇认为,近期生猪出栏量预计将继续增加,但9月后集中开学以及中秋国庆双节来临将提振消费需求,叠加冻猪肉收储提振,猪价有望止跌并季节性回升,以稳中有涨为主,养殖有望继续保持盈利。

  今年四季度商品猪供应仍将较充裕,但龙头企业带头降低出栏活重,有望缓解猪肉供给过剩的局面。从消费需求来看,四季度天气转凉,南方腌腊再次提振猪肉需求,将支撑猪价温和季节性回升。

  同时,国家生猪产能调控效果已经显现,养殖场(户)出栏商品猪平均体重有所下降,二次育肥情绪降温,明年春节前生猪市场供应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行业内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只有主动去化过剩产能,市场行情才能迎来实质性好转。

  朱增勇建议大型猪企带头响应相关政策,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优化猪群结构,提升生产效率,同时通过降低死亡率、优化饲料配比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对于中小养殖户,朱增勇建议聚焦降本增效,淘汰低产母猪,灵活调整出栏节奏,在顺时顺势出栏肥猪的同时,做好成本管控和猪病管理,合理安排生产。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生猪产能综合调控,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加密监测预警频次,进一步督促各地落实产能调减措施,对产能增加较多、压栏严重的头部企业开展“窗口指导”,确保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100万头左右的目标落实到位,同时控制生猪出栏体重,继续减少二次育肥。促进不同类型养殖场户协同发展,引导大型猪企有序规范发展,鼓励大企业通过订单养殖、托管代养等方式,带动合作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持续抓好非洲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落实免疫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精准化防控措施,组织开展秋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强化检疫、调运、屠宰等关键环节监管,着力补齐中小养殖场户防疫短板,守牢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

中国肉业网.中国【查看评论()
进入论坛】【进入博客】【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 详细... ]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 详细... ]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信息
声明:此文未经我网许可,不得转载!否则我网有权对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我网发布此文,只为给您做信息参考,请您慎重对待此文所发表的观点给您带来的任何影响和后果,我网对因此文给您造成的任何损失和影响不承担任何责任!
 全国鸡屠宰10强 更多
圣农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永达食业
山西粟海集团
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
双汇集团
春雪食品
河南大用集团
雨润集团
 全国鸭屠宰10强 更多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中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塞飞亚股份
兖州市绿源食品有限公司
河南至真集团
华英集团
 全国鹅屠宰10强 更多
阜新市美中鹅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天歌鹅业发展有限公司
 全国兔肉加工10强 更多
中国康大食品有限公司
 全国畜禽屠宰机械5强 更多
吉林省艾斯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兴业肉类机械有限公司
 全国肉制品加工设备5强 更多
杭州艾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凯宏肉类机械有限公司
 全国肉食配料5强 更多
广东汇香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昆晟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菲利特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肉食包装5强 更多
银牌会员
河北省东光县王喇新型包装材料厂
保定太行肠衣有限公司
 其它 更多
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
合作媒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商务部   国家质检总局   卫生部   国家发改委   农业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国家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审计署   美国动植物检疫局   联合国粮农组织   美国牛肉生产者联合会   美国肉鸡委员会   美国猪肉生产者委员会   美国家禽与禽蛋委员会   美国禽蛋委员会   世界家禽学会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CCTV乡约   中国供求网   新疆肉牛网   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   第一食品网   中国农业网站排行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网   畜牧网   中国食品网   中国食品产业网
中国食品工业网   中国食品质量报   中国食品药品网   齐鲁食品网   四川省猪肉出口商会   中国畜牧业协会   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新疆畜牧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合作媒体
专网 中国猪肉网   中国牛肉网   中国羊肉网   中国鸡肉网   中国鸭肉网   中国鹅肉网   中国鹌鹑肉网   中国鸵鸟肉网
中国鸽肉网   中国兔肉网   中国驴肉网   中国马肉网   中国鹿肉网   中国蛇肉网   中国骆驼肉网   其它
专网
各省网 北京肉业网   天津肉业网   河北肉业网   山西肉业网   内蒙肉业网   辽宁肉业网   吉林肉业网   上海肉业网   江苏肉业网   浙江肉业网   安徽肉业网   福建肉业网   黑龙江肉业网
江西肉业网   山东肉业网   河南肉业网   湖北肉业网   湖南肉业网   广东肉业网   广西肉业网   海南肉业网   重庆肉业网   四川肉业网   贵州肉业网   云南肉业网   西藏肉业网
陕西肉业网   甘肃肉业网   青海肉业网   宁夏肉业网   新疆肉业网   香港肉业网   澳门肉业网   台湾肉业网
各省网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咨询服务    |     网站建设    |     手机网建设    |     B2B服务    |     招聘专区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01-2018 中国肉业网.中国    Copyright © 2001-2018 chinamea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负责人:刘顺章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