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街上有卖鸭肉白吉馍的,今天我尝了一口,哪里是什么鸭肉,原来是面做的。”8月1日下午,读者刘女士打来电话。记者昨日一早赶到该摊点进行探访,发现案板上的面制“鸭肉”居然还带着皮,造型逼真。
“鸭肉”上挂着皮 跟真的一样
昨日8时许,记者在省会育才街一小区门口,看到了刘女士说的白吉馍摊点。老板约60岁,正在餐车前忙活着。
“白吉馍怎么卖?”记者问。此时,案板上就放着两块“鸭肉”,其中一块已被切去一半。“鸭肉”上挂着皮,造型逼真。“鸭肉的两块五!”老先生边说边切肉。
几分钟后,记者以“肉太少”为由回到这个摊点,老先生笑着说,他卖的并不是真正的鸭肉,“这个是加工过的,里面加了淀粉,纯鸭肉可卖不了这个价”。
老先生还提到,“鸭肉”是他和老伴儿以8元一斤的价格从一家大型超市买的。“我在这儿都卖了10年了,放心吃吧。”
工商部门已责令整改
昨日,裕华区工商局怀特分局一名高姓工作人员介绍,摊贩自称卖的是鸭肉白吉馍,事实上却出售“加工肉”,执法人员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向顾客明示“鸭肉”成分。
同时,该工作人员介绍,市内设立了很多固定的早餐车,都由卫生局统一进行管理,进货来源都有详细记录,建议市民到早餐车购买早餐,避免到缺乏保障的流动摊点就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