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来,珠江口水域部分地区鸡翼、鸡爪等禽畜冻品走私活动猖獗,成为继“红油”走私的又一走私的热点,其中尤以深圳、珠海沿海地区形势严峻。
今年初,禽流感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来势汹汹,给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并严重威胁着这些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为防止禽流感等严重动物疫情随非法进境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我国,我国决定自2月7日起暂停从疫区国家及地区进口禽畜冻品。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防止禽流感传入我国的紧急通知,要求加大打击走私力度。
广东省打击走私部门及时作出部署,以珠三角地区为重点,在全省多次开展打击禽畜冻品走私联合行动。一场打击冻品走私的战役正在南粤大地上打响。
广东沿海冻品走私猖獗
这一组数据能说明冻品走私猖獗的情况:
深圳,8月10日焚烧875.78吨走私冻品,这是今年以来深圳打私办组织的最大规模的销毁走私冻品行动。
8月10日下午,随着工作人员按动电钮,由深圳海关、深圳市公安边防支队、广东省边防海警一支队、广东省边防六支队和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查获的875.78吨从境外疫区走私进口的冻品,被推进垃圾发电厂的全封闭焚烧炉销毁。 珠海,6月17日查获360吨走私冻品。
6月17日凌晨,当一艘装满集装箱的货船神秘靠近码头“作业”时,拱北海关斗门缉私分局的15名警察展开行动,分别在珠海平沙、五山、乾务截查从码头驶出的7辆货柜车,查获14个装有可疑货物的20尺货柜。海上缉私人员还驾驶快艇,在码头对开海面的一个小岛背后查获逃窜抛锚的“惠州港69XX”货船,船上剩下两个货柜的走私货物。至此,该船运载的16个货柜的走私货物全部被查获,经初步检查,这些货柜装满了逾万箱总计360多吨的未经检疫的禽畜冻品,其中包括冻鸡爪、牛百叶等市场畅销冻品,市值在200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至9月13日止,拱北海关已查获走私禽畜冻品4700多吨。
江门,9月8日销毁483吨走私冻品。
9月8日上午,广东省江门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江门市垃圾处理场销毁了483吨、货值近500万元的非法入境冻品。这是江门口岸销毁非法入境冻品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广州,黄埔海关8月23日连查两起共181.8吨走私冻品。
9月2日,黄埔海关公布,该关日前一天内连查两起走私案,查扣冻鸡翅181.8吨,案值119万元。
据黄埔海关透露,8月23日凌晨2时半,该关缉私局海上缉私部门根据情报线索,在珠江口水域截获船牌号为“粤陆丰28108”的货船,登船检查后发现该船载着的36个铁路运输用的小型集装箱里装的货物全是冻鸡翅、冻鸡爪,当场抓获走私犯罪嫌疑人3名。据检验,该批冻鸡产品全部来自巴西和美国,重达158.6吨,案值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随后,该局海缉部门又查获另一条走私渔船,查获走私冻鸡爪23.2吨,案值18.6万元。
阳江 ,6月29日在内河船上查获110吨;东莞,8月11日在农批市场查获76.5吨;连平,9月22日在山区小镇查获600斤走私冻品。
暴利是罪恶之源
广东的进口冻品都是通过香港中转,采用期货贸易方式,从2月份开始,我国停止美国、加拿大禽产品进口,但是已签订合同的货物还是源源不断运到香港,造成大量产品积压,急需寻找出路。
据了解香港市场上冻鸡爪的收购价是5000港币/吨左右,而国内市场价近期急升到2万元/吨,与去年正常价格相比翻了一番,境内外价差极大,这就是走私的动机所在,也是为什么今年5、6月份冻品走私案件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巨大的消费市场也为冷冻禽副产品的走私活动提供了生存空间。我国每年需要消费进口禽副产品70多万吨,加上禽流感影响期间,国内也捕杀了大量的禽类动物,市场禽副产品的供应缺口进一步加大。
目前香港冷冻品存储超过18万吨,迫于仓储压力,急需出货处理,由于香港市场有限,大陆成为首选出路。国内每年需要消费禽副产品70多万吨,由于受“禽流感”影响,预计缺口在20万吨以上,市场需求矛盾加剧。
同时由于其它高额利润走私物品如塑料、红油等在高压打击态势下,走私风险加大,冻品成为风险较小的走私商品之一。
此外,像猪肚、猪脚、鸡翅、牛百叶一类的动物副产品,欧美人很少食用,其市场售价极低,而此类产品在我国市场上则需求旺盛,能取得高额利润。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商业利润让走私分子目无法纪,不惜“顶风而上”。
张开大网严打冻品走私
今年全国查获的冻品走私案件之多、数量之大、增势之猛可谓史无前例。
随着国家禽畜产品进口政策的执行,我国的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珠三角沿海地区的冻品走私渐趋活跃,成为新的走私热点。由于走私冻品未经过合法的检验检疫,而且多来自疫区,很有可能携带有威胁国家卫生安全的致病细菌和病毒。如果带疫冻品进入市场,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前,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斗争仍在继续进行中。
据海关统计,在今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开展的海上打私专项行动中,查获的肉类走私案件数量和案件货值为今年头4个月的6至7倍,说明冷冻品走私活动有愈演愈烈之势。
广东省政府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孟军向记者介绍,6月28日至7月28日,以珠三角的江门至惠州沿线为重点,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打击冷冻品走私专项行动。行动开展仅7天就查获此类案件30宗,查扣走私冷冻品470.558吨。面对严峻的形势,此后的8月18日至10月7日广东又在全省开展了以打击禽畜冻品走私活动为主的联合行动。
孟军告诉记者,近期珠江口冻品走私的主要特征是:
一、大宗走私和“蚂蚁搬家”式小额走私同时进行。冷冻品走私活动基本呈“香港小型船只偷装--香港水域或公海过驳--内地船只偷运--内地非设关码头和偏僻沿岸卸货--陆上货车接应装运”一条龙作业的特点,装卸迅速,有明显的组织性和计划性。
二是走私地域主要集中在深圳、珠海等环香港区域;运输时间通常在深夜至凌晨时分。一方面可以利用夜晚气温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冷冻品腐败变质,另一方面利用夜色隐蔽,走私行为不易被察觉。
三是“蚂蚁搬家”式走私卫生条件恶劣。运载工具状况差,没有冷藏设备,一般只采用纸箱、塑料泡沫等进行简易包装,冻品极易变质和受到污染。
孟军认为,要遏制冻品走私的势头继续蔓延,必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除了海关、边防、渔政等部门加强海上巡逻查缉,海河沿岸政府组织有关力量加强截堵力度外,工商、检验检疫等部门还要深入、细致、全面地做好对冷库和禽畜冻品批发市场(点)的管理和监控工作。
扩展冷库、批发市场的摸查、检查的覆盖面,建立“三本账”。即不仅对在工商注册的大型专业冷库进行认真的摸查、检查,而且要将批发市场、农产品市场中的小型冷库纳入摸查、检查范围。通过全面的摸查、检查,建立起冷库、禽畜冻品批发市场的“三本账”,即“冷库基数账”、“企业(冷库)冻品经营台账”、“有过经营非法进境冻品前科的经营者名单账”。
组织、部署力量,有重点地开展对进出冷库、批发市场车辆的动态监控,即时核查车辆所载禽畜冻品的来源。
对有过经营非法进境禽畜冻品前科的经营者(冷库),要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大对其的检查、监控频率。
采取措施,加强对冷库、禽畜冻品批发市场外车辆过驳禽畜冻品行为的查处。设立公布举报电话,对举报过驳非法进境禽畜冻品行为的举报人予以奖励。
各级打私办要积极开展多方面的协调、服务,积极探索打击冻品新措施,为各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保障,保证联合行动的顺畅。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打私办主任程良洲近日在珠海检查调研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为主的联合行动时强调,从目前的形势看,虽然经过前段时间的严厉打击,特别是打掉了一些走私冻品的团伙,走私分子受到重创。但由于走私冻品的利润空间和国内需求仍然很大,这场战斗仍将继续下去。
他认为,首先要继续树立长期作战意识,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其次要在打击中创新战术,针对冻品走私的新情况,提高应变能力,继续想方设法打团伙。再次要采取综合性的打击措施,建立应急预案机制,明确各方责任,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形成整体打击合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