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会员注册 ]    [ 找回密码 ]    [ 注册说明 ]    [ 意见反馈 ]
   邓富江博客   
  博客首页    |     邓富江博客首页    |     博主介绍    |     文章列表 设为首页    |     收藏博客 
邓富江
博主来自:北京
博客浏览量:22594 次
发表文章数:6 篇
开博时间:2009/2/5 16:45:08
(简称中国肉协)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的全国性肉类生产流通行业社团组织。英文译名China Meat Association,缩写CMA。

中国肉协是由全国肉类(禽蛋)生产、经营、屠宰、加工、冷藏、冷冻、肉制品加工、批发、配送、机械制造等企业及相关科研、设计、大专院校、新闻单位、地方社团自愿结成的跨地区、跨部门、不受所有制限制的非营利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中国肉协是世界肉类组织秘书处理事和执委会委员。协会现有300余家团体会员,辐射全国肉类屠宰、加工、冷藏企业,大中城市食品公司和重点县级食品企业。

中国肉协的宗旨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贯彻国家政策法令,遵守社会公德,增强行业凝聚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政府和企业双向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为振兴肉类行业、繁荣肉类市场服务。

中国肉协的主要职责:一是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宣传贯彻国家政策法令,制订行规行约,开展行评行检,规范行业行为,反映企业意见与要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二是接受政府委托加强行业管理。包括:研究肉类行业发展方向,向政府提出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建议;拟订肉类屠宰加工行业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行业标准,并组织贯彻实施与监督检查;对重大技术改造、引进、投资与开发项目进行前期论证;参与肉类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工作。三是积极为行业企业服务。在生产经营、市场营销、信息交流、企业管理、科学技术、政策法规、经营决策、人才培训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办好协会主办或联办的刊物、杂志、年鉴及信息网络;举办全国性肉类食品及加工设备交易会、展示会、信息发布会、研讨会和技术、经验交流会;表彰先进企业,推动优秀科技成果的普及应用,提高企业素质,促进产业和产品升级。四是开展国际交往活动,组织企业与国外同行业的经济、贸易、技术交流。五是发挥行业整体优势,协调指导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大区办事处、及地方肉类协会开展工作。

中国肉协总部及常设机构秘书处设在北京。协会下设肉类商品流通、肉类冷藏加工、畜禽屠宰、肉类市场信息、肉类科技与标准化等五个独立开展工作的专业委员会及天然肠衣分会。同时还在上海、沈阳、天津、武汉、成都、西安设立六大区办事处。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肉类经济可持续发展

——2007年中国肉类行业发展评析


栏目标签:我的文章     发表时间:2009/2/9 17:17:50     3097点击     

邓富江    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Deng Fujiang, Standing Vice President & Secretary General China Meat Association

1965年毕业于西北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管理专业,同期分配到商业部工作。近40年来,一直在原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冷藏加工管理局、副食品局、食品局、中国食品公司、中国食品集团公司从事肉类食品、副食品类的经济、技术、加工、进出口及企业管理工作。曾任办事员、副处长、副经理、经理、副总经理等职。

2004年为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肉禽蛋制品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年10月获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SAC颁发“从事标准化工作二十年以上荣誉称号”证书;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审专家。

Deng Fujiang graduated from the Northwest Financial Institute in 1965. He majored in Industry Economy Management. He was a commissioner and the Vice Director in the meat, poultry and egg products technical sub-committee, and the National Food Industry Standardization Technical Committee in 2004. He was awarded the certificate of “honored title for engaging in standardization work for more than 20 years ’’by SAC, the National Standard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in October of the same year. He is also an assessment expert in China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mpany.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肉类经济可持续发展
                       ——2007年中国肉类行业发展评析

    回顾2007年,对中国肉类行业来说,是备受关注、很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成长与震荡、发展与困难并存。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为中国肉类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顺应时代的变化与经济的转折,探寻一条行业稳定持续的发展道路,强化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已经严峻地摆在业界面前。
    一、中国肉类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
    当前,中国肉类行业不论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在一般产能上都已经位居世界前茅,对世界肉类经济发展举足轻重。但是,在其生产方式、生产结构、保障体系等方面还比较脆弱。2007年猪肉价格快速、大幅上涨而引发的CPI上涨,乃至隐现全面通胀的威胁,说明我国肉类行业的发展基础还相当薄弱。过去长期不引人注意的肉类产品,已经从一般的“副食品”上升到对宏观经济形势产生重大影响的战略地位。以2007年现价计算,肉禽蛋产值占GDP4.7%;占第一产业产值40.1%;市场商品交换占肉类产值49.1%;工业加工销售占市场商品交换的59.8%;占肉类产值的29.3%。
    首先,肉类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暴露出我国养殖业目前的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增长。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其中又以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为最。到2008年1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7.1%,食品类上涨18.2%,其中猪、牛、羊肉价格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68.2%、50.1%和40.8%。2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8.7%,再创11年以来新高。涨幅最高仍为食品,达到23.3%;其中,肉禽及制品上涨45.3%,猪肉价格上涨仍达六成多(63.4%)。
    对于肉类产品价格上涨,人们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由饲料价格上涨及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引起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目前面临着诸多重大的制约因素,除饲料资源外,在动物疫病、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科技服务体系和组织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特别是城市人口的增加、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们对肉类的商品需求正在加速上升,而肉类供应能力稳步提高的难度已经明显加大了。
    2007年末,全国城镇人口59379万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45%。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7%,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4%和11.4%。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2.2%和9.5%;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分别比上年末减少669万人和709万人。2007年,我国城镇就业新增1204万人;城镇投资增长25.8%,农村投资增长19.2%;全国净减少耕地4万多公顷。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农业用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劳动力加快转移、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改善,传统的庭院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农村散养户快速退出养殖业,而现代化的规模饲养方式未能相应跟进,结构性断裂的缺口不能得以弥补,导致养殖总量下降,最终造成供求上的失衡,猪肉价格迅猛走高。尽管国家采取了许多扶持和干预措施,但由于释放的效力还比较缓慢,至今猪与粮比价、仔猪与猪肉比价、毛猪与猪肉比价还处于不合理的范围,2007年肉类产量6865万吨,比上年下降了3.2%,主要是猪肉减产,产量为4287万吨,下降了7.8%。这种情况表明,为了持续提高肉类产品生产能力,满足市场供应,必须加速并有效地对我国肉类资源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进行重大的战略性调整。
    其次,食品安全引起全球关注,成为十分敏感的焦点问题。
    由于肉类产业链长,加之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现有企业的技术装备差异较大,我国肉类产品质量不安全的倾向多有发生。随着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加快,特别是第29届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办,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政府除加快相关立法、制定完善标准、加大监管力度外,于2007年8月由国务院启动了为期四个月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将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作为八项任务之一,由商务部牵头,会同公安部、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5部门联合开展。据资料显示,在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619624人次,整治重点区域39920个,检查定点屠宰厂(场)145880次,关闭不符合要求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1304家,关闭违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423家,取缔私屠滥宰窝点7596家。当前,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如何提高猪、牛、羊、禽、蛋等肉类禽蛋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奥运食品安全万无一失,正在成为我国肉类食品工业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一个关键时期。
    第三、中国肉类产品进出口发生了重大变化。
    2007年,我国肉类出口91.9万吨,下降了15%,其中猪肉出口下降了37.3%;而肉类进口达到134.7万吨,增长了57%,其中猪肉进口增长了116.22%。这一变化是历史性的,一举改变了我国肉类总量出口大于进口的局面。
    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分析,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低于5000美元时,收入的增加和肉类消费的增长呈现强烈的正相关。我国的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分析,现在只有1/10的城里人肉类消费出现下降,90%以上的中国人肉类消费需求正处在稳步增长阶段。特别是农民的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2007年我国肉类进出口数量的重大变化,一方面说明了我国肉类消费市场需求的潜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肉类产品曾具有的原料、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正在逐步削弱,而世界贸易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日益提高,我国肉类工业发展正面临着贸易市场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
    第四、肉类工业发展受制于融资瓶颈的问题更加突出。
    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报道,按实际水平计算,自2005年以来,全球食品价格上涨了75%。2007年全球食品价格上涨并非由粮食减产引起,其主要原因一是随着一些新经济体更加富有,人们的饮食结构有所改变,对农产品尤其是肉类食品的需求增大;二是一些发达国家调整能源政策,开始大幅增加生物能源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玉米、大豆(豆粕)等粮食价格的上涨。种种迹象表明,这轮食品价格的“牛市”才刚刚开始;全球食品价格高位运行很可能会持续数年,目前正处于历史性转折阶段。我国肉类食品在生产下降、销售增加的不平衡状态下,高价位运行涨跌互见是必然趋势。
    2007年我国肉类工业原料(包括畜禽类)价格普遍猛升,以生猪为例,企业对其购进原有的准备金只能满足应使用量的一半左右,猪及猪肉价格的毛白差率抵临出肉率水平,致使企业生产出现运作掣肘,储备产品调节量不足。尽管企业在不同时期资金的使用规模和方向不同,但肉类工业都有其共性,原料收购、销售流通资金用量大,需求集中,而大多数企业利润率不高,资产规模小,信用等级低,抵押物少,政策限制多,自我积累发展能力不足,面临很大的资金瓶颈制约。在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而同时企业资金又严重受困的情况下,尤其是中小企业需要做精做强,如何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募集融资,加快资产重组、购并,增加对肉类工业的投入,增强发展动力,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已经成为我国肉类工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总的看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下,我国的肉类生产、流通和消费正在进入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由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有许多难以预料的因素,2008年将是我国肉类工业经济发展更为艰辛的一年。面对新的挑战,如何稳步推进我国肉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肉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肉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从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前瞻的眼光开拓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健全发展机制、破解发展难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肉食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时期,广大城乡居民的肉食需求不断增长——这是我国肉类工业发展的持久动力。肉类工业作为重要的民生食源产业,其原料来源于农村种植养殖业;其加工流通属劳动密集型,由众多劳动者协同完成;其产品与人民群众的营养状况、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肉类工业的原料供应还是被动的、不稳定的;加工技术装备差异很大,转化增值能力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品种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卫生保障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肉食生产加工领域还占较大比例,产品裸露面市比重很高;除原料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外,在两种市场并存的条件下,投机违法使用病害肉、注水肉、以次充好、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就宏观而言,肉类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很突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肉食需求还有不少差距。这就要求肉类行业坚持立足于保障内需,加快建设新型产业链,淘汰落后生产力,努力满足城乡居民肉食消费、确保肉类食品质量安全。
    (二)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增强肉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虽然我国肉类产业发展很快,举世瞩目,也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到目前已有6家加工企业和6家牧业龙头企业上市,全行业已创建了49项国家级名牌产品和37个驰名商标,但总的看来,我国肉类产业的整体素质不高,原有的比较优势趋于减弱,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还没有打造出世界级的知名品牌,话语权不强。主要表现在:肉类生产集中度和工业化程度还比较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远没有达到合理的经济规模;关键技术与装备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工业布局尚不尽合理,与农牧业生产布局衔接不够紧密,屠宰企业多以规模认定而不是以资源和市场确定,使原料、加工、销售相互挤压,长期形成的“多时压,少时争”的运行模式没有改善,畜牧业生产与肉类加工合理配置、互为促进的机制尚未建立,中西部部分地区丰富的肉类原料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还比较弱;肉类工业的能耗和水资源消耗较大,面临着加强环保治污和减少资源消耗的双重压力和约束;外国资本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优势争夺市场,对国内企业构成重大威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国家提高进口食品检测标准和环保要求,肉品出口阻力增大。
    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我们按照全面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肉类工业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相协调,促进肉类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把握有利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全面增强我国肉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中国肉类工业发展的基本着力点
    为实现我国肉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要以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为基本着力点。
    一是加快企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
近三年,我国的屠宰加工企业由过去的3万多家下降到2.3万家,减少了7000多家。与此同时,屠宰及肉类加工规模以上企业个数比2003年增长了42%。规模以上企业在肉类行业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重比2003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肉类产业的集中度已经有了明显提升。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2847家,其资产总计1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销售收入3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实现利润达到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产能比1:2,销售利润率4.0%。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现有的肉类企业数量比80年代以前增加了十几倍,其中只有100多家屠宰企业达到先进水平,约占总数的0.4%;规模以上具有较完善机械设备的2847家,约占12%;88%的企业属于半机械化和手工屠宰的小型企业。技术落后的小企业过多,使大型企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设备利用率不能高效利用,影响了规模效益和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按照《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确定的目标,要通过企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到“十一五”期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肉类加工企业,上市流通的畜禽工业化屠宰加工产品的比重达到45~50%左右,大中城市全部实行工厂化、机械化屠宰;大型肉类加工企业的综合利用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规模以上肉类企业通过ISO90001和HACCP体系认证比重达到90%。
    二是加快区域结构调整,建设优势产业基地。
    加快调整养殖业生产方式和积极有效地控制畜禽疫病是肉类工业发展的保障。按照《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确定的肉类工业区域布局,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是肉类生产增长的主要地区。“十一五”时期,在华东、西南、华北、东北地区,重点建设猪肉及其产品加工业基地;在中原、东北地区,重点建设牛肉及其产品加工业基地;在西北、内蒙古及河北北部、中原和西南地区,重点建设羊肉及其产品加工业基地;在中部和东部的家禽主产区,重点建设禽肉及其产品加工业基地,在全国范围形成区域布局合理的优势产业带和企业集群。与此相配套,要加快建立农牧业生产与肉类加工互为促进的衔接机制,特别是要大力促进中西部丰富的肉类原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
    三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当前,我国以肉类为主的动物食源市场安全与稳定依然是第一位的。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满足国民肉类需求只能靠业界共同努力。按照《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确定的目标,到201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超过8400万吨,其中,猪肉、牛羊肉、禽肉各占60%、20%和20%左右;肉类制品产量超过1100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13.1%(注:2007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仅完成6865万吨,对目标实现构成极大的困难)。2007年肉类蛋品商品城乡交易总量为4653万吨,比上年下降16.2%,除禽肉、禽蛋较上年增长外,猪、牛、羊肉均有较大下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消费结构变化对肉类工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肉类行业一定要在稳步发展猪肉产品的同时,重点发展牛羊肉,积极发展禽肉制品,促进品种的多样化和均衡化;高度重视产品更新和品牌建设对肉类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熟肉制品,扩大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的生产,积极推进中式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步伐;广泛开展畜禽血液、骨组织、脏器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开发生产各种生物制品。
    四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基于畜禽疫病和诸多不安全因素是可逆转的,因此,确保肉类食品安全对控制与管理就成为第一位的保障要素。要促进加快肉类食品标准的制修订步伐,提高标准的有效性,建立比较完善的肉类食品安全控制和管理体系,包括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全面质量管理(TQM)、IS09001质量认证体系等;借鉴国际食品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肉类企业须尽快建立完善的食品溯源制度和严格的食品召回制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方面,重点攻克溯源技术、真伪鉴别技术、在线物性探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微生物测报技术、食品安全风险性评估技术、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全程质量与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等。在现代物流技术方面,重点攻克数字化和信息化处理技术、数字化存储与智能配送技术、智能分级技术。以信息化带动肉类工业的健康发展,稳步提高工业化屠宰的比重,完善肉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肉类食品安全。
    五是坚持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相结合,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切实重视科技进步和设备更新对肉类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按照《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要求,肉类工业应加快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十一五”时期,要重点开发牲畜中空采血、电刺激、畜禽热汽隧道式湿烫及连续自动去毛(羽)、多工位扒皮设备,胴体劈半和在线检测设备,高湿雾化冷却设备,大型真空斩拌机、滚揉机和高速灌肠机等肉类深加工设备,以及冷却肉、清真肉制品、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和发酵肉制品加工设备,实现我国畜禽屠宰加工装备的成套化、国产化。
肉类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与农业、农村和农民密切相关。我们在大力推进肉类工业技术进步的同时,要从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改善和提升肉类行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促进产业发展与扩大劳动就业的有机结合,促进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六是注重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肉类工业主要利用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其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可以综合再利用,具有循环经济的特征。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要求,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道路,大力发展资源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转化增值,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食物出品率,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十一五”期末,肉类工业“三废”排放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最后,期望肉类行业的同仁们,为中国肉类经济的再辉煌续写新的篇章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邓富江     【查看评论()
进入论坛】【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 详细... ]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 详细... ]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信息
对不起,该处暂无记录....
声明:此文未经我网许可,不得转载!否则我网有权对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我网发布此文,只为给您做信息参考,请您慎重对待此文所发表的观点给您带来的任何影响和后果,我网对因此文给您造成的任何损失和影响不承担任何责任!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咨询服务    |     网站建设    |     手机网建设    |     B2B服务    |     招聘专区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01-2018 中国肉业网.中国    Copyright © 2001-2018 chinamea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负责人:刘顺章律师
        &